壶里的开水咕噜咕噜,窝头碎与腊肉在壶中翻滚,溢出了淡淡的肉香与谷物的清香。杨景澄一口饮尽温度刚好的水,安安静静的等着窝头腊肉粥出炉。
氤氲的水汽凝结成了薄雾,模糊了车厢中人的视线。路途无聊,周围生人环绕,闲话都须得谨慎再谨慎。为了避免麻烦,杨景澄多半窝在被子里闭目养神。
随着身体的日渐康复,他昏睡的时候急剧减少,躺在车厢里的空闲时光,泰半都用作了思考。从五月遇袭起,至逃亡回京,再到流放。一桩接一桩的变故,让他眼花缭乱。不独是他,所有相关人员,皆卷在这巨大的旋涡里,难以看清这场惊天阴谋的全貌。
每个人都只能看见自己跟前的一亩三分地,而后在混乱中见招拆招。或是报复,或是抵抗,或是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于是水愈混,人愈乱;而人愈乱,水愈混。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但被迫闲的只能思考的杨景澄,渐渐的生出了明悟。就如他此前猜测章太后是否从未生过病一样;此时此刻的他,几乎已能笃定,康良侯从来不是章首辅的人,而是章太后的底牌!
流放的判决十分微妙。章太后“拖着病体”在朝堂上坚持,非要送他去陇原,此事过于不合理了。九边重镇,与杨景澄关系最为深厚的,首先是英国公所在的万全镇。英国公乃江阳国公之岳父,楼英之伯乐,加之万全离京太近,他若去了万全,无疑是放虎归山。
其次的好去处,便是陇原。马桓的身份经不起查,原先无人理会,只因不值得。待到他崛起,他身边哪怕是个小厮,都叫人扒出了祖宗八代,当年有名有姓的赵敬将军,又岂能真的能藏匿行迹?
那曾是陇原总兵宣献伯亲自培养的爱将。宣献伯曾为了他的性命,不惜与康良侯撕破脸,双方为此结仇几十年。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宣献伯与马桓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他得势时,对宣献伯那沦为家奴的爱将恭敬有加。一向重情重义的宣献伯看在眼里,岂肯慢待他?
章太后却是在朝堂上耗了一天也非得把他送去陇原,章首辅不反对才怪!
杨景澄又一次细细推敲着当日的局面,他那时并不在乾清宫,但不妨碍他根据四处搜集来的零碎信息,拼凑出个大概。从结果来看,他怎么想,便怎么觉得,章太后剑指陇原,真意却正是朔方!
要不然,章太后何必提陇原?陇原挨着朔方,实在太容易让人联想了。要知道章首辅想杀他之心昭然若揭!他入陇原可反扑,唯有落到康良侯的地盘,才好在章太后的眼皮子底下,无声无息的杀了他。
毕竟,他虽夺爵,依旧是宗室子弟。放他去任何一处兵马重镇,只要走到了地头,当地总兵便极有可能为了从龙之功,帮(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