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微澜,船只轻晃。杨景澄站在甲板上,看着渐行渐远的码头,两个月以来压在心头的石头,终于挪开了去。带着水汽的风吹拂着他的脸,鬓边细碎的长发迎风飞舞,宛如他此刻雀跃的心情。
侍立在旁的丁年贵一向是察言观色的好手,见此情状,不由笑问:“世子离京竟这般高兴?”
“旁人不知便罢了,我为何高兴,你心里没数?”杨景澄斜晲了丁年贵一眼,毫不客气的道,“不知丁大人可否对我透个底儿,此番吏部手脚怎么这般快?”
丁年贵知道杨景澄明着问吏部,实则问的是章太后的心思。当然,此事并非绝密,因此大大方方的道:“娘娘觉着您耗在京中不好,索性躲开了,日后方能渔翁得利。”
杨景澄又问:“娘娘以为,谁又是鹬蚌呢?”
“圣上跟郡公吧。”丁年贵笑笑,“不然还能是长乐郡公不成?”
杨景澄的脸色微沉,永和帝之前把他弄到台前,正是想看他与华阳兄弟争锋,如今他想方设法的避开纷乱,又不免担忧留京的兄长。那天夜里的道别,他明显的感受到了华阳郡公压抑的怒火与疲倦。虽说自古皇帝与太子便是冤家,可圣上又何必呢?
“我有时候都不知道谁才是姓章的。”杨景澄道。
丁年贵神色微变,顿了好半日,方道:“世子,有些话,憋在心里的好。”
杨景澄挑眉:“怎么?我当着你说圣上的坏话儿,难道你不乐意?”
丁年贵一噎。
“实不相瞒,临出门的这几日,我仔细琢磨了一番娘娘的行事。”杨景澄笑道,“高山仰止呐!”
平日里话唠的丁年贵嘴巴闭的死紧,好似个活了千年的蚌壳精一般。
杨景澄没理会他,自顾自的道:“我若留京,难免人心浮动。说来,我同汤首辅亦有些交情,此事你知晓否?”
丁年贵摇了摇头,他确实有些意外,杨景澄不声不响的,怎底跟谁都好像扯的上点关系?
“因此娘娘护送我出京,华阳兄长得承她的情。”杨景澄迎着风,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她一招便稳住了京中局势,我哥的人情欠大发了啊!”
丁年贵淡淡的道:“我早告诉过世子,娘娘从没想过与郡公势不两立。她一直挺关心郡公的。”
杨景澄似笑非笑的道:“果真如此,又何必把我扶起来?不怕我野心膨胀,与兄长兵戎相见么?”
丁年贵笑了起来:“世子,您的为人,娘娘能不清楚?”
杨景澄:“……”
“我只是娘娘养的在外跑腿的奴才,不似兰贵他们日日守在跟前,是以娘娘心中哪般沟壑,我全然不知。但……”丁年贵抱臂看向远方,“我们做奴才的,少不得揣测主子们的心意。这几日来,世子不曾为难于我,我便斗胆与世子说一说我些许粗浅的猜测。世子想听否?”(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