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陪小梅回老家
汪秋平在家住了两天就回到省城。离开家的时候,妈妈和外婆哭了,爹和外公、舅妈都流了泪。他们都要她好好孝敬爷爷奶奶。舅舅倒是没有流泪,他说省城复杂,要她多注意家里和自己的安全。他到省城时一定去看她。
汪秋平走后,孙启英认为儿子肖春剑和汪家姑娘的事并没有完。她还要努力争取。
汪秋平回到省城,每天除了看看书,读读唐诗宋词,就是帮助小梅和家里的佣人做做家务,陪奶奶说说话,陪爷爷散散步。很得家里人的欢心。她每天必须做的,除了练功就是溜马。她经常去的地方,还是叔叔带她去的那个场地。那里很宽、很平,有树有草。在那里可以骑马转圈走,马累了,可以放它就地吃草。大黑马好像也习惯了,边吃草边打着响嚔。有时还跃起两只蹄子高声咆哮,好像很欢畅。可汪秋平好像知道它的心思;它在想念原来的主人呢!
汪正豪离家几个月了,还是没有消息。奶奶老是唠唠叨叨地念,常在家门口手搭在额头上张望。爷爷总是长一声短一声地叹气。
这天一早,汪秋平和小梅去溜马。来到那个场地,只见一棵高大的白杨树从丈来高的地方被风吹断(昨晚刮大风),上半截倒在对面的一棵树桠上。她们下了马,汪秋平把马拴在草多的地方,对小梅说;“小梅姐,你看那棵断了的树桩下有一棵小树桠,我要抓住它翻到那倒了的树干上。”说完,也不等小梅回答,紧跑几步,到了树桩下,只见她将身子往上一纵,一下跃起老高,伸手抓住那树桠,然后身子往上一翻,一下站在树桩上。小梅看得目瞪口呆。只见她从树桩上一脚踏到树干上,一步一步往前走。那倒了的树干约4丈多长。她先走得慢,还有些摇晃。到了那一端,她又慢慢走了回来。然后一纵到了地上。脸不红、气不喘。小梅高兴地说:“大小姐,你真行,像个女侠客呢!”汪秋平板着脸说;“小梅姐,咋又忘了我们的规矩?”她说的是两人单独在一起不能叫她大小姐的事。小梅说;“看了你的功夫,我就什么都忘记了。”汪秋平说;“以后注意改正。”接着又教小梅练拳。
有一天,汪秋平又和小梅出去溜马。走到半路,小梅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大小姐,你能不能带我回家一趟?”汪秋平假装生气地说;“不能!因为你还叫我大小姐。你要叫我秋平,我就带你去。”小梅一听笑了,说;“秋平,我要你带我回老家。”汪秋平也笑了,说:“好的。你给我指指路就行了。”小梅说:“我们继续沿着大路走。到分岔的时候我给你说。”汪秋平双脚一踢马腹,大黑马便顺着大路奔跑起来。走了约一个多时辰,来到一个路口。小梅说;“就从这里拐进去。路又小又窄,不大好走呢!”汪秋平说;“我们走慢些嘛。不要紧的。”这路真不大好走,坡坡坎坎、弯弯拐拐。一下上山,一下下山。两人骑在马上,都是山路,下坡时身子往前倾,上坡时身子往后仰,这样上上下下,很不舒服。汪秋平说;“小梅姐,我们干脆下去牵着马走路吧。”小梅说“好”。两人于是开始步行。这样走了个多时辰,小梅指着前面的一栋草房说,我的家就在那里。她显得有些伤感,叹了口气,说:“几年没有回来,不晓得家里成啥样了。”
一会到了房屋的前面,只见院子里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旁边的菜园子里种有白菜、青菜、萝卜。小梅感到有些奇怪。见房子的门开着,她就朝屋里高声喊:“家里有人吗?”一会从屋里走出一个50来岁的妇女,她手遮在额头前看了看,说:“是哪个呀?”小梅眼尖,一下认出那人,说:“舅妈,我是小梅呀!”说着走上前去,一下抱住那人哭了起来。那人紧紧搂着小梅,哭着说;“是小梅啊!这些年你到哪里去了?我们到处打听,都没有你的消息。”小梅站直了身子,揩了揩泪水,说;“舅妈,这是汪家大小姐。多亏她们家把我救下来,要不我也活不到今天。”她拉了汪秋平的手,给那女人介绍。那女人这才认真看着汪秋平,说:“唉呀,是大小姐啊!长得这么好看,仙女似的。在我们乡下,打起灯笼都找不到呢!”接着要两人到屋里坐。小梅从汪秋平手里牵过马,拴到院子里的一根树上。那女人又去屋档头抱了稻草来给马吃。大家这才进了屋。
屋里虽然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方桌,几张条凳。但显得干净、整齐。小梅拉了张凳子让汪秋平坐了,自己才坐下。那女人说;“我烧水给你们吃。”就忙开了。小梅说,我们乡下叫“吃水”,不叫“喝水”。平时渴了,拿瓢往水缸里舀了就喝。很解渴的。也不会生病。接着说,这个女的是她母亲的堂弟媳,隔这里不远。只一会,那女人端了两个碗来,里面各有两个荷包蛋,上面浮着甜酒。甜酒是乡下人用糯米做的。用来煮苛包蛋是很好吃的。她说;“你们从那么远来,没哪样好吃的,吃点汤解解渴。”汪秋平和小梅一人接了一碗。小梅说:“劳烦舅妈了。”从那女人手里接过筷子,递了一双给汪秋平,两人吃了起来。汪秋平见那女人没有吃,在一旁坐着,说;“你咋不吃呢?”她说,我才吃完饭,不饿的。接着对小梅说:“自从你爹妈过逝,你又走了。我们没有你的消息。我们家老头那一年也饿死了。我和你老表哥靠一些瓜瓜菜菜活了下来。这两年好了些,不旱了。去年我和你老表哥商量,老亲老戚的,就把你家的田土打理了,种了粮食。我又过来帮你把房子打整了,菜园子也种了菜。就等你回来。好了,你回来了,家里样样都有。粮食不够到那边去背。”小梅和汪秋平已吃完碗里的东西。小梅把碗筷收了。说;“舅妈,我一时半时是不会回来的。房子你帮看着,田土你们种,粮食、菜都是你们的。我要有时间就回来看看。辛苦你和老表哥了。”又对汪秋平说;“大小姐,时间不早了,我们走吧。”那女人说:“咋才来就要走呢?就在这里住一晚上。我把你老表哥叫过来会会。”小梅说:“不了,大小姐家叔叔打日本去了。家里两个老的。我担心他们挂记。”那女人听说打日本,就说;“砍脑壳的日本人,听说可恶得很,打到哪里都杀人放火。有大小姐叔叔他们在前方顶着,才打不到我们这地方来。要不,那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啊!”汪秋平听了,心想,农民都恨透了日本鬼子呢!见两人执意要走,那女人说:“你们要走,我也留不住。等一下,我拿点东西你们带走。”接着进了里屋,一会拿出一个小口袋,里面装得满满的。她说;“这是我们自己种的糯米,你们带回去熬稀饭,很好吃的。”汪秋平看了,说;“你们辛辛苦苦种的,留着自己吃吧。城里能买到的。”女人说;“一点小意思,大小姐不要嫌弃。家里还有呢!”小梅说:“这是我舅妈的心意,大小姐不要客气。”又说,“多谢舅妈了。”她边说边接过袋子,让汪秋平拿着,先上了马(她现在能自己上马了),然后要汪秋平将糯米递给她,她接了抱在面前。汪秋平接着上了马,两人离开小梅的家。小梅的舅妈送了好一阵,才依依不舍地往回走。临别时,汪秋平看到小梅眼里充满泪水。
马在路上走着.汪秋平想起小梅舅妈说的情况,觉得农民要是不遭受灾害,日子是可以将就过下去的。可是日本人打来了,他们就要遭灾了。日本人的侵略,要超过任何灾害。这怎能不激起民众的憤恨呢!一想到这里,她又想起叔叔来。他去了这么久,怎么没有一点消息?到底是怎么回事?会不会出了问题?想到这里,心里着急起来。她又想起华灵观。华灵观是叔叔学武的地方。叔叔和道长、他的师傅,关系可好了。他们也许有他的消息。何不到那里打听打听?再说,我这点武功,要到外面闯荡,恐怕还差些火候呢。舅舅和叔叔都说过,武艺无止境,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何不借这个机会,到观里向叔叔的师傅学习呢?她想起前些天到溜马的场地,在那棵断了的树上想练一下轻功,走过去走过来,还有些站不稳。说明自己的轻功还差得远。她下了上华灵观的决心。
山路实在不好走。汪秋平对小梅说,你抱着米骑马,我下来走路。有我在下边跟着,你可以放心。小梅同意了。经过长时间的锻练,小梅会骑马了,在汪秋平的调教下,也会三招两式。所以是可以放心的。这样一直来到大路,汪秋平才上马。路又宽又平,速度也快起来。
到家时,比以往还是晚了些。奶奶问;“你们这两个疯丫头,跑到哪里去了?这么久才回来!”汪秋平说;“我们到了小梅姐的家。奶奶,她舅妈还送了糯米呢!”小梅便把那袋子给老太太看。老太太从袋子里抓起米来,在手里仔细看了看,说:“这糯米园鼓鼓的,比街上卖的好多了。这是好东西,老年人吃了长寿。”汪秋平说:“奶奶,那你和爷爷就多吃些。”老太太笑了,说;“再好的东西,吃多了也不行的。”这时,汪子嵩也在。汪秋平说:“爷爷奶奶,好久没有叔叔的消息,我都快想疯了。我想到华灵观去看看,道长和叔叔的师傅会不会有他的消息?”老太太一听就反对:“你姑娘家家的,那是男人住的地方,你咋能去呢?”汪子嵩一听笑了,说:“你这是少见多怪。我到那里多次。去观里进香的多得很,其中有不少女的。有的来得远,进了香天黑了,观里就把她们留下来,管吃管住。有了病,道长还给看看。观里还设了不少客房。就是给这些人用的。”他心里想,凭我和观里的关系,道长也会照顾我孙女的。老太太知道他的意思,她也想让孙女打探一下儿子的消息,说:“那秋平一个人也不好去呀。一个年青姑娘,很不方便的。”小梅在旁边听了,说:“太太,那我陪大小姐去吧。”老太太一听,说;“你们两个在一起,秋平倒是有个伴。唉,唉,家里就缺人手了。”汪子嵩问:“秋平你要去多久?”汪秋平说:“我要在那里学点武艺,想多呆些时间。”汪子嵩说:“时间不能太长,十天半月,你奶奶是可以克服的。”汪秋平说:“那我就去10天吧。”老太太说:“那好,10天你一定要回来。”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