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叔叔来了(1 / 1)

在汪秋平12岁这一年,汪家来了位客人。他是汪正清的同胞弟弟汪正豪。

汪正清自从来文兴县后,尤其是成了家、有了孩子,便很少回家,和家里大都是书信联系。

汪正豪是第一次来到文兴。他已经30岁,还没有成家。那天,他一进家门,全家就充满欢乐的气氛。

汪正清特意叫小秋平买来酒,亲自做了几个好菜,陪弟弟喝酒。酒一下肚,两弟兄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家里家外谈了起来。

汪正清问了家里的情况又问省城的情况。汪正豪都一一说了。说着说着,谈到国家大事,他严肃起来。

“现在是国难当头啊!”他说,

“一九三一年的九月十八日,日本关东军600多人,攻占了东北沈阳的北大营。当时北大营有守军12000多人,20比1啊!可中央政府却以不与日军发生冲突为由,下了不抵抗的命令,东三省就此沦陷。这么大的东三省,3000万人民啊!现在日本又挑起‘七七泸沟桥事变’,向我们中国大举进攻。这样下去,国将不国啊!”他说得痛心疾首,眼泪都快流出来。

对东三省的沦陷,汪正清自然知道。他说;

“唉,听说当时小日本的关东军在东北只有两万人,而东北军有好几十万。”对才发生的泸沟桥事变,他也听说了,具体情况却不怎么清楚。

他接着说,

“从泸沟桥事变的情况看,日本人是想占领我们全中国。要是中央政府也像对‘九一八’事变那样,采取不抵抗的态度,我们国家就完了。”汪正豪说;

“是呀,当年东北几十万军队,加上当地的老百姓,就是一个人吐一口唾沫,也把他们给淹没了。国家的命运掌握在这样的领导者手里,老百姓咋办啊!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我看中央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是不会持久的。全国的老百姓会反对,有良心的军人、政府官员也不会赞同。泸沟桥事变时,当地的驻军就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哥,有机会我也要到前线去,参加抗日战争。东北沦陷了,不仅东北的老百姓在战斗,全国的老百姓也在战斗。作为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应当投身到抗日战争中去。”汪正清听了弟弟的话,沉默了。

弟弟的话当然不无道理。但他担心弟弟的安全,也担心他被卷入政治的旋窝中。

在他看来,搞政治斗争,成者王候败者贼。失败了,或贬官、或坐牢、或杀头,没有好结果。

这样的事,历史上还少么?这是他所不愿见到的。在他看来,象他这样的人,干什么就好好做什么,不要做与政治有关的事。

这也叫淡泊以明志。但看着弟弟忧国忧民的豪情壮志,他又不好泼冷水。

于是问;

“你的想法,父母同意么?”汪正豪回答;

“我还没有给他们说。”汪正清明白了,就说;

“正豪,这不是小事,要听听父母的意见。他们都老了,需要人照顾。我又不在他们身边。你的责任大呢!”在一旁一直听着兄弟两说话的朱必惠,乘机说;

“快吃饭吧,菜都凉了。”两人于是又举杯喝酒。汪秋平还小,对叔叔和父亲的谈话很多都听不懂。

但中国的东北被日本人侵占了,中央政府不主张抵抗;现在日本又发动泸沟桥事变,又要进攻全中国。

叔叔要上前线杀敌报国,因而义愤填膺、满腔怒火。她看到了,听到了,也领会了。

她为叔叔的精神所感动。同时又觉得父亲的胆子有些小,有些怕事。她想起父亲和母亲都给她讲过的岳飞抗金的故事。

她还记得他们教她的那首《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对岳飞的这首词,她并不完全懂,但岳飞抗击金兵的决心和英雄气慨,父母是给她讲过的。

她也从这首词中理解一二。她仿佛从中看到了叔叔的影子。

最新小说: 和女神们的荒岛求生 第一宠婚:军少大人,你好棒! 挂名皇后 日常系影视世界 你是我的命中注定 人生若只如初见时 死神之剑舞唯我 女同事的秘密 都市至尊隐龙君长风 随身带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