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七这天,春苑里的孙嬷嬷说是个好日子。
姜止也分不清楚到底是孙嬷嬷为了讨个喜庆还是这一天真的是个好日子,总归在这一天,她满了十四。
准确来说,是她有意识活着的第二十六个年头。
她一大早爬起来给春苑的丫鬟奴仆们发了二钱银子赏钱,又让怀玉给每个人分了些糖果糕点。
然后就坐在庭院里的贵妃椅上等着收礼物。
她年纪本就小,这时候春苑上下都该给她送上一份生辰礼的。
春苑里拢共有三个丫鬟,分别是怀玉,宛宛,还有皇帝送来的三个当中最不起眼的迎春;
两个小太监,分别是经常活跃在前院的小园子和在后厨做些粗活的小春子;
还有一个孙嬷嬷和小北。
原本后宫里是不许有不净身的男子的,所以按道理来说小北是不该在春苑的。
但姜止想着他家也就这么一个身体康健的男丁了,也就不忍心送小北去净身,但是为了后宫的丫鬟们清白,她打算开春在宫外买个小庭院,把小北弄出去。
最先送礼的是怀玉,她一早就等不及了,兴致勃勃地抱着一个红木盖着的物件儿递上来,道:“这个东西可是花了我好多时间呢,主子肯定会喜欢我这个礼物的!”
姜止笑着接过:“只要你不给我送个不吉利的物件儿,今天我都会喜欢这个东西的。”
她顺手揭开红布,瞧见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笼子,透过木质的栅栏能看见里面有一只顶漂亮的小白狗。
“天呐,你是哪里找到的小白狗?”
姜止喜爱的不得了,当下就揭开笼子把小家伙放下来,那小狗估计才出生没多久,眼睛还有些湿漉漉的,浑身毛色蓬松雪白漂亮极了。
“我就知道主子喜欢!”
怀玉得意洋洋:“德妃娘娘宫里的小狗不知怎么怀了孕,我听她宫里的小顺子说娘娘可生气了,一直在找是谁玷污了这条小白狗。”
“便连带着也不喜欢这些小狗,它们才一出生就被小顺子带出宫去,说是要处理了。”
“我想着主子肯定喜欢,就花了好些银子,又给小顺子送了许多吃食去,他才答应把这条小狗送给我。”
姜止把那条狗抱在怀里摸了又摸,或许是因为她的怀里暖和,那小狗很是听话地伸出粉红的小舌头舔了舔她的手心。
“啊啊啊!它舔我手心了,好可爱啊!”
姜止一边给小狗顺毛一边嚎:“这也太可爱了吧,谁能拒绝这小家伙的亲近?”
“汪汪汪!”
小白狗的叫声很轻很柔,还配合着不停甩动的小尾巴,看起来别提有多招人喜欢了。
姜止用手指点了点它湿漉漉的鼻尖,道:“你长得甚是白净,不如以后就给你取名叫馒头成吗?”
她一边摸馒头的头顶一边感叹:“又白又松软,你不是馒头谁是?”
怀玉似乎觉得这名字有些草率了,嘟嘴道:“主子瞧着它白净就取名叫馒头,若是今日我带来的是条小黑狗岂不是要叫锅灰了?”
姜止咧嘴一笑:“哎!你这正是给我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咱们以后再养一条小黑狗,就叫它锅灰!”
众人就都笑起来,孙嬷嬷道:“叫馒头多好呀,贱命易养活,这狗现在还小,以后指不定要遭多少罪才能养得活呢!”
怀玉就勉强接受了“馒头”这个名字。
第二个是孙嬷嬷,她送上了两双自己绣的鞋垫,针脚密集绣花工整,绣的是富贵平安四个大字。
俗也是真的俗,暖和也是真的暖和。
姜止当下就拔了自己的鞋垫扔在一边,把这双富贵平安塞进了鞋子里。
第三个是小园子,他头脑灵活聪明,知道姜止的喜好特意一大早出门去买了一碟揽月楼的栗子酥。
这栗子酥入口即化,香味又浓厚,是姜止爱了许多年的糕点。
她当下就塞了一块进嘴里,剩下的分给众人一人掰开一半尝了个鲜。
……
等到大家都送了礼,宛宛最后一个才走上来,递给姜止一本书。
姜止一愣,笑着说:“宛宛这是嫌弃你家主子文采不够,特意寻了本书来给我?”
她刚接过书还没来得及翻,笑意就一下子凝在了脸上。
“怎么了世子?”宛宛看她神色变了,很紧张地问:“你、你是不是不喜欢这本书?”
姜止又抬头深深地看了一眼宛宛,然后动作有些迟缓地翻开了那本书。
的确是熟悉的姜家医书的味道。
不仅如此,这本书的书脊后面还刻着一个显眼的“笙”字。
这是姜家的传统,据说他们的第一个老祖宗本不会医术,只是许多年前遇到一位叫做“笙”的世外高人,他教会了姜家祖宗高超的医术,所以他们世代的医书上才会刻上这个名字。
是姜家的书,不会有错的。
“宛宛,你什么时候得到这本书的,你有没有打开过这本书?”
姜止有些着急:“这是姜家的书,我们的书上有特别的诅咒,若是外族人翻开会丧命的!”
因为在场的人多,姜止并没有明说那书页是浸了毒的。
怀玉也急了:“宛宛!你有没有翻开这书啊!”
“没、没有。”
宛宛被这一出吓得脸色发白,她赶紧说:“那人告诉我不能翻开这本书,只让我送给世子就行,所以我就没翻开过……”
“那人?”姜止心里有好多疑问,她又怕自己太急吓到宛宛,只能轻柔地问:“宛宛你好好跟我说说,这本书到底是怎么来的。”
小丫头有些手足无措,她解释道:“是前些天,大概是三天以前,一个晚上我做了个梦,梦里有个长得和我一模一样的女子,她说春苑的竹林外面三寸的墙根儿底下埋了一本书。”
“她还说这本书对世子特别重要,让我一定要挖出来送给世子您……本来我那日觉得荒诞本不打算去挖的,可我又害怕耽误了世子的大事,就去了一趟。”
“对,我想起来了!”
孙嬷嬷也说:“那日我的确瞧见宛宛在竹林里,还拿了个小锄头不知道在干嘛,原来是在挖书啊!”
宛宛是不会骗她的。
可姜止还是觉得奇怪,自己搬到春苑来以后巫医族的人已经死了大半,那本书怎么会埋在春苑的墙根儿底下呢?
难道巫医族还有别的幸存者?
或者说这本书就是自己那位姜草姑姑留下的?
可怎么又会给宛宛托梦呢?
姜止脸上的表情变了又变,宛宛以为她不喜欢这个生辰礼物,赶紧解释道:
“世子,这本来不是我给你准备的生辰礼……原本我给你缝了一个极漂亮的香囊,若是你不喜欢这个书,我马上去把香囊拿来!”
姜止一边翻书一边震惊:这书上的内容竟是她前所未见的!
从古至今,姜止见过很多有记载的草药,有很大一部分的草药都仅仅只被开发出了一小部分作用来,甚至有的草药因为不被人熟知,甚至一辈子都被当成杂草。
就比如先前治好了蛇毒的猫眼草。
而在这本书上,则是记满了密密麻麻关于草药的知识。
她随便挑了句话读出来:“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她从来没见过这么详细的草药记录!
宛宛瞧着自家世子脸上的表情变了又变,又问了一句:“世子?”
“哦、哦。”
姜止这才反应过来,道:“你把香囊拿来吧。”
宛宛的小脸一垮,她以为世子不喜欢这本书,便神情厌厌地往回走。
可又听见姜止说:“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只是那香囊既然是宛宛的一片心意,我怎么能不收下呢?”
小丫鬟便又欢呼雀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