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黎拭去眼角的微湿,提步准备回暖阁。
这时,闻齐迎面走来叫住了她。
“小小姐,老太爷想借您卷子一阅。”
唐黎看了眼手中的卷子,歪头笑问:“爷爷好似对世子今日的考试很关心。”
闻齐含笑回道:“世子曾是老太爷的学生,关心也是人之常情。”
唐黎眸光一转,边说边朝书房走去:“那就不劳烦闻叔了,我自己送过去,正好可以跟爷爷探讨下。”
闻齐抬手一挡。
唐黎后退一步,不解看向他:“闻叔这是何意?”
闻齐笑笑道:“老太爷眼下有些不便,还请小小姐见谅。”
唐黎也并非真的要去见爷爷,只是借此确认些事情罢了。
她爽快将卷子呈上:“那就麻烦闻叔转交了。”
闻齐双手接过:“谢小小姐体谅。”
看着小小姐离去的身影,闻齐不由感叹,小小姐的确是变了,变得通情达理,越来越讨人喜欢了。
当昭阳帝得知德业的考试题目,是责任二字时,他不免有些诧异。
这题目看起来平凡无奇,但对于从小没有双亲抚育长大的孙儿来说,较于常人来说,他更难以理解。
故而,昭阳帝对他的答案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以至于当昭阳帝拿到卷子,粗略扫了一遍后,神色震惊得无以复加。
在卷面中,宁毓初从花鸟虫鱼写起,以小见大,可窥见万物皆有存在于世间的理由。
然后思及生而为人的大众,存在的理由又是什么。
他把人分为几种,平民,乡绅富商,官宦世家,具有代表性的人群,以及掌握一定权力的上位者。
再从这几种去分析他们该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最后,他升华主题,从自己出发,做力所能及的事。
由己身去影响旁人,让旁人再影响旁人,犹如溪流奔涌,终汇成江海。
虽笔力尚稚嫩,但见解独到,发人深省。
昭阳帝看了不下三遍,他抬起头,眸光激动地看向老友:“墨书,你看看这篇。”
唐太师见他又惊又喜,十分疑惑,接过卷子一看,神色也有些不平静。
“这真的是世子亲笔所写的吗?”
两人同时看向闻齐。
闻齐立即回道:“这卷子是老奴亲手从小小姐手中拿到的,应当不会有错。”
唐太师又再看了一遍,才道:“卿厚啊,当年是我看走眼了,你家这小子,是个可塑之才。”
昭阳帝浑浊双眸尽是喜色,但他并不赞同老友这话,反而道:“不是咱们看走眼了,而是这块顽石没有遇到合适的指点者。”
唐太傅捋着胡须点了点头。
昭阳帝颇为感慨道:“你家这小丫头,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前途不可限量,若是身为男子,官拜尚书,位列三公都不是问题,只可惜是女儿身。”
唐太傅与有荣焉道:“她身为女子也好,忠君报国已有六小子,多她一个也只是锦上添花,不如留在身边跟老夫作伴,府里也热闹。”
“听你这么一说,朕都想把她拐进宫里做孙女。”
“呵,想都别想。”